当前位置:礼泉旅游文化网 >昭陵博物馆 > 礼泉旅游

产品详情

昭陵博物馆

关键词:礼泉旅游

详细信息全部评论

昭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的陵墓。其陵园面积之大,陪葬墓之多,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昭陵博物馆正式开放。 

  昭陵博物馆有出土文物陈列室、壁画陈列室和两座碑石陈列室。 

  该馆馆藏文物4500多件,是研究初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郑仁泰、张士贵等墓出土的彩绘釉陶俑,是唐三彩的前身。李贞、安元寿等墓出土的唐三彩,雄浑斑烂,雍荣华贵。李勣墓出土的“三梁进德冠”,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的一顶进德冠。诸多陪葬墓出土的神态各异的胡俑和骆驼俑,反映了初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盛况,体现着初唐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 

  该馆现存唐墓壁画500平方米。李勣墓的《歌舞图》,是研究唐代舞蹈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昭陵碑林”集中了昭陵陪葬墓前现存的40多通墓碑和已发掘墓葬的十几合志石。其中有欧阳询的《温彦博碑》、褚遂良的《房玄龄碑》、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的《李勣碑》、王知敬的《李靖碑》、王行满的《周护碑》、殷仲容的《马周碑》、畅正的《程知节碑》,另有孔颖达碑座的刻字,尉迟敬德墓志盖的“飞白书”都是稀世珍品。 

  昭陵是唐代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陵墓。

  昭陵博物馆内,除李勃墓外,包括两个碑石陈列室和出土文物、雕刻绘画展厅。除展出近年来发掘出土的十多座陪葬墓中文物外,主要陈列昭陵范围出土的各式唐代碎石与墓志铭。因为这些碎石独有的巨大书法艺术价值,这座博物馆又被人称为“昭陵碑林”。 

  第一陈列室这里展出的20通墓碑,包括欧阳询所书的温彦博碑,褚遂良所书的房玄龄碑,王知敬所书的李靖碑和尉迟敬德碑,赵模所书的高士廉碑,殷仲容所书的马周碑,高正君所书的杜君绰碑等。初唐盛行楷书,最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和薛稷号称“初唐四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典范佳作。 

  第二陈列室这里陈列的是近40多年来发现或重新出土的碑石和墓志铭。王行满所书的周护碑,古朴遒劲;李玄植所书的李孟常碑,工整挺拔;还有一些无名氏所书的碑石,如吴广碑,谨严敦厚;豆卢钦望碑,洒脱流畅。婉秀绰约的姜超碑原先只有半截,1974年昭陵博物馆发掘出碑的另半截,使之合为全壁,一时传为佳话。唐俭碑、唐嘉会碑则代表了盛唐书法的风格,从这些碑石上可以看出唐代书法从瘦硬向厚发展的过程。 

  昭陵出土的墓志是第一流精品,志石巨大,雕镂华丽,书法精美,字迹清晰 ,其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尉迟敬德墓志。它石色晶莹,雕刻细腻,120厘米见方,是目前所见过的最大型的墓志。墓志盖上题刻的是“飞白书”,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用枯笔写成的一样,雄劲刚健,是至今发现的唐墓地中绝无仅有的一件。 

  出土文物与绘画展厅近几十年来,昭陵陆续发掘了十几座陪葬墓。虽然它们早年曾被盗掘,但仍然从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壁画、镇墓兽、金银器、铜镜、陶俑等。 

  三梁进德冠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唐冠,它与一柄宝剑均出土于李墓,估计是唐中宗为其平反昭雪后重新埋入的。 

  出土文物中数量最多的是陶俑。这是一批最早的唐俑,人物形象逼真,造型姿态多样,色彩明快鲜艳。这种彩绘釉陶俑的制作工艺也很独特。它以瓷土作胎,焙烧成型后,施以铅釉,然后再烧制而成。它们绝大多数要经过敷彩和描绘,所以叫彩绘釉陶俑。有的并贴有金箔,叫彩绘贴金釉陶俑。这种陶俑继承和发展了汉魏以来彩绘陶器的制作工艺,并改进为加彩以后再用火烧,使彩绘不易脱落,所以成为唐三彩的前身。这种彩绘釉陶俑只流行于初唐,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因而更值得珍视。 

  昭陵博物馆内还保存一块线刻唐太宗像碑。从图像看,这位皇帝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眉目清秀,含威不露,李世民一把卷曲的络腮胡子,眼眶深陷,鼻梁较高,皮肤白皙,相貌类似“胡人”。他的祖母独孤氏是匈奴人,生母窦氏是鲜卑人,他是民族融合的产儿,在他身上出现这种遗传特征倒是极有可能的。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产品分类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