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西北书画艺术网 > 新闻动态 > 章法概论

新闻动态

章法概论

关键词:

西北书画书画艺术

2015-04-28

 提示点击↑左上角"西北书画艺术网"即刻关注 免费订阅!右上角分享 收藏

章法是书法作品重要的构成因素和表现手段。章法与笔法、结体一起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三要素。这正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别于日常写字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只有懂得了章法才算是书法,否则还是停留在仅仅是写字的这一阶段。
书法艺术的章法内涵是什么?就是安排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使一幅字显现出整体美的法则。
这里还有小章法和大章法二个概念:
小章法指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布置关系。
大章法指整幅字在纸上的合理布置(布局),分行布白(巧妙安排)的技巧。

一件成功书法作品的章法在于“无笔笔凑合之字,无字字迭成之行”。它们之间应有内在的联系,通篇体现出连络呼应,流通贯气,构成生动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符合构图形式美的法则。这就是通过对章法学习,想要达到的目的。
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董其昌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帖,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他又说:凡书,笔划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
可见章法在书法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书法的作品形式


 

条幅是书画中最常用的品式之一。可能是最早用于悬挂的样式。所谓条幅,指纵向、长形的书写形式。包括中堂、立轴、屏条等。因为可以适用于很多场所,条幅也是现代最为流行的书画品式之一。楼、堂、馆、所、店、室内都可悬挂。现在的居室,条幅画心的尺寸,有三尺宣纸对开就可以了。
条幅可以作为作品单独成立,也可几件条幅组成屏条。如四屏条,六屏条,多的可以由十二屏条组成。组成的屏条的内容可以统一,也可各自独立;常见的有春、夏、秋、冬四屏条。或是梅、兰、竹、菊四屏条等等。字体也可各异;如正、草、隶、篆四屏条。也可采同一种书体;如行书四屏条,草书四屏条等等。也可以为一完整的文章或诗词,也可以合起来是一整幅书法作品或画。这种整体组合在一起的屏条又称海幔或者通景屏。组成的屏条,大小规格、装裱风格应该一致。
中堂用于悬持在厅堂正面墙上居中位置的、比较大型的立轴字幅。根据悬挂的位置和尺幅分为大中堂、小中堂。这种品式产生于唐代前,盛行于明清。
中堂的文字,文体可以是诗、词、歌、赋,一般散文等,字体则真、行、草、隶、篆等皆可,风格当然也可以是多样的,但要求端庄、肃穆、宽博、高雅。由于中堂与条幅相比,应是大型的字幅,其画心的尺寸一般宽度不少于二尺;宽与高之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高大于宽;二是高、宽相等,即正方形的;三是高略小于宽的。
中堂两边一般还应配上相应的楹联。


 

楹联是左右对称的一种书法品式,又称对联、对子。楹联起源于五代的“桃符”。是我国古代新年时挂在大门两侧的桃木板子。画上神像或写上神灵和名字,用于镇鬼驱邪,祈求安泰。所以开始就称“题桃符”。后来受诗词影响而演变成对仗的句子。自宋以后不断推广,明代改用红纸书写,因加重喜庆气氛而遍及民间。据记载:第一幅书写的楹联,是五代时的春联。内容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楹联的字数,虽然无一定之规,有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八字对等等。少的可以是二、三字的,多的甚至达数百字的长联,但要求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句式对称,对仗工稳,平仄协调,句法安排有节奏感。而且要求每句之内平仄相谐外,上联与下联位置对应的字必须平仄相对,上联仄声落脚,下联平声落脚。
楹联中除了专为春节张贴的春联外,还有景胜联、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以及歌颂神灵、忠烈、宗功祖德的楹联。


 

景胜联是描绘自然景色和名胜古迹的,通常悬挂在庭院和名胜、园林的两相对称的楹门或柱子上,修养联是反映人们抱负、胸怀、人生哲学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可悬挂在中堂的两侧和厅室的楹门,柱子上;行业联是表现各行各业各自不同的理想、愿望、追求、职业道德和思想情趣的,分别悬挂在机关、团体以及诸如公司、商店、酒楼、茶庄、钣馆等企业单位的楹门或者厅室里;婚联是祝贺新婚之喜的,多悬挂在新房和举行婚礼的厅堂内;用于祝寿的寿联和用于追悼死者的挽联,则分别悬挂在寿堂和灵堂;神灵、忠烈和宗功祖德的对联,则分别悬挂在寺观、忠烈祠和家庙之中。


 

书写楹联,可以使用各种书体,但寿联、挽联和歌颂神灵、忠烈、宗功祖德的楹联,通常要求庄严、工整,以使用真书、魏体、行楷和隶书为多。一般群众往来较多的场合,较少使用古文字。
上联和下联的画心,尺寸、纸质完全相同。一般宽在三十到五十厘米,宽度与高度之比,约为一比四以上。字数少的短联通常只写成一行,字数多的长联则可写成两行或多行。上联和下联的行与列要绝对一致,各行列的字数要对应相等,末行可以不是满行,但要求上联和下联末行的字数相同。两行以上的较多字数的长联,在写法上有两种安排,一种是上联自右而左,下联则由左而右,这叫“门”字形;另一种是上、下联都自右而左,这叫“羽”字形。通常的写法取“门”字形。一般认为十二字以上的对子可以称为长联了,长联又称“龙门对”。
张贴或悬挂楹联;应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两联上部齐平。


 

横披是书画横幅的一种品式。横披与手卷的区别在于;横披较短,手卷很长;横披作悬挂观赏,手卷不能悬挂。元代许仲平诗:“桃溪风景写横披,浑似秦人避乱时”。这里所说的“横披”,指的就是书画的一种横幅的品式。
横披作为一种品式,始于宋代。宋赵希鹄在其《洞天清录集》中说:横披始米氏父子,非古制也。所谓“米氏父子”,就是;“宋四家” 苏、黄、米、蔡中的米芾、米友仁父子。他们是当时的大书画家和书画品式的设计师。


 

横披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悬挂在楹联的上端或门额、窗顶上的。放置在楹联上端的横披,其方字内容的含意一般须同楹联文字内容相照应。这类横披,一般只限三四个字。书写时,从前多自右而左,现在如果不是放在楹联上方的,也可自左而右。尺寸不宜太长。放在上下联之间有中堂的楹联上方的横披,装裱后的长度不应超过上下联和中堂的宽度之和;门额或窗顶上的横披,其长度装裱后不应超过门或窗的宽度。横披的高,与手卷近似,一般在三十到五十厘米之间。另一类横披,是用于悬挂在书斋或其他厅室的侧面墙上的。一般都是在室内比较向阳的一面,使其有如室中增开了一个横窗,可以对“窗”玩景。这类横披,字数可多可少。字数多、写成多行的,书写自右而左;三五个字、写成一列的,则既可自右而左,也可自左而右。这类横披的尺寸无一定规矩,一般长度以不超过墙面宽度的二分之一为宜,高度同样在三十到五十厘米之间。现在的建筑,每层楼房都不很高,作为室内装饰的这一类横披,应于甚广。


 

横披用各种字体书写都可以。通常认为,由于隶书具有带扁、取横势的特点,用隶书书写横披,能呈现出左右分张,联翩飞扬的意趣。
 

手卷是书画横幅中之长者,因为不便于悬挂,而只便于人们用手边展开、边阅赏、边卷合,所以叫作“手卷”。 这一品式,晋代即已有之。现存最古的手卷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这种形式,其实就是竹简、木牍的延续。它的前身应是秦、汉的经卷,也叫作“横看”;又因“长”是手卷的明显特征,故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中的“我如今将从前屈死的忠臣良将,画成一个手卷”,说的就是这种长度的横幅手卷。
手卷的内容可以是:
1、完整的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歌赋。或一件大画。
 2、由多件独立的字幅或画幅联结而成。
 3、由多件各自独立的字、画混合穿插而成。
手卷的尺寸,较短的一般也有八九米,长的达二十米以上;高度一般在三十到五十厘米之间。五代、北宋的绢本手卷有高达五十多厘米的。自南宋始,一般的手卷如杨无咎的《雪梅图》以及马远等人的手卷,其高度都将近三十厘米。现在的手卷尺寸亦大致如此。


 

扇面扇始于何时,说法不一。一说始于黄帝,明代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七载:“黄帝作五明扇”。另一说始于尧。也有始于舜,晋崔?《古今注》、明罗欣《物原》均有“舜始造扇”的说法。诸说虽不一,但认为扇出现于远古,则是一致的。
当然,在扇面上书写和绘画还是后来的事,但最晚于魏晋时期就已经有了。唐人张彦远在其《名画记》中记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载有王羲之为售扇老媪书扇之事,今浙江绍兴还有纪念此事的题扇桥。不过当时流行的是团扇,扇面呈圆形或是瓜形、多角形。王羲之为老媪所书的扇子是六角形的竹扇。现在最常用的折扇,是宋代从朝鲜传入的。宋代就有人在折扇上即兴弄墨题诗作画了。
扇面因用法的不同面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兼作实用,其尺寸与实物相一致。这类扇面装裱成条幅、屏条、镜片,或中堂作悬挂观赏,也有集中多件作品,装裱成册页收藏的。这一类扇面的书画作品多系小品。另一类是专为陈设观赏或展览用的,其尺寸有超过实物数倍以至数十倍的,其内容一般为相当大幅的书画创作。
 

斗方顾名思义,其书法形式就是长宽基本相等的正方或接近正方形的幅式。这在很早就已有之。过去的金文,碑额、墓志等多是方形题写的。晋唐以后许多名家手札,诗稿其形式也是方形或准方形。如果光从式样上来看,它们都可以归为斗方一类。
明清以后,随着条幅形式的发展,斗方书写形式渐渐退避,我们所看到的为数不多的这类作品也是以题跋、诗稿、手札居多。
20世纪来,随着我国书法热潮的掀起,书法艺术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加上家居装饰,展厅、楼、堂、馆、所、办公室内均可以悬挂。因此,四尺对开斗方幅式的书法创作逐渐被广泛推开,使斗方形式获得了较大发展。许多书家在斗方章法的创作上进行很好的探索,因而拥现出了形式和内容俱佳的许多好作品。
 

册页有称册叶的。是书画作品分页装潢成册的一种品式。《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写道:“十个还不成幅,爽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这里的“字画册页”指的就是分页装潢成册的品式。册页原名夹,宋黄庭坚《豫章集》里就有郑防画夹的五首诗。
册页这种品式始于唐代。唐以前多兴手卷,因观赏不便,自唐起,有人把手卷加以切割,装成单页。继而又因单页久翻易乱,不便保存,进而装潢成册。册页的书画作品,多系小品。从前总是将大小规格相近的作品送坊间装裱成为册页。后来出现了空白册页,书画家可以直接在上面创作或者书写。也可用于展览签名或者征集和收藏名家的手迹,不作张挂用。
册页有多种装潢形式:
一、蝴蝶装;左右能翻,向右开版。
二、推蓬装;上下能翻,向上开版。
三、经摺装;多用于装裱经书、碑帖。
四、个别还有用统一规格的副页夹住单面,组装成册的形式。
一本册页的内容,可以全是书法,或全是国画,或有书有画。如果在同一个页面里,半面书半面画,则应当书在左(上)开,画在右(下)开。
 

镜片又叫画片,简称片。通常都把它放在玻璃镜框内悬挂观赏,所以有人又称之为“镜心”。
镜片;这一书画品式,盛行于明、清两代。但它的出现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有人因为手卷的书画作品不便于展阅,便将它切割开来,装成单页,这便成了相当于镜片的品式。因此,镜片可以说是由手卷脱胎而来的。当然,这是指单页的形式(即片的形式)与后来的镜片十分相似,而并不是说当时的书画作品已经采取了装入玻璃镜框内悬挂观赏的形式。
镜片幅度不大,书画内容以小品居多,最适合于书斋、卧室中悬挂。并有取代传统屏条、中堂的趋势。镜片因尺寸的差别而分为立片、方片、横片三种。片的高度与宽度,一般在三十至五十厘米之间。立片画心宽与高之比为一比一.五;方片为一比一;横片与立片相反,为一.五比一。
 

牌匾亦称牌额、匾额。宋欧阳修《文忠集。圣俞惠宜州笔戏书》中有诗云:“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这里所说的“牌榜”,就是牌额榜书。牌匾这一形式在三国时期就有了。
牌匾可分为四类:
 一、祭庆匾;这类用于宫殿、寺庙、道观、宗祠、烈士陵园等,以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用于新居、宅院正厅的,以庆贺祝福为主要内容。

二、名称匾;宫、殿、斋、堂、亭、阁及重要景点的显要位置悬挂的名称匾。如:太白楼、高静园、故宫的养心殿、三希堂等。

三、装饰匾;学府、文苑、艺林、山台、水榭、别墅的门额上,挂有小型的匾,内容或绘景抒情,或养性修德。如:听雨、留春、怡红快绿、慎独等。

四、招牌匾;这用于标明商号、单位名称的。直的为牌,横的为匾。
   牌匾的这种书画品式,字数不多,多为榜书。尤其是招牌,为便于认识,字体以真、行、隶为妥。装饰匾书体不限。牌匾横式为一列,立式为一行。横式牌匾的书写可以从左向右,也可以从右向左。


 

除了以上各式书法品式外,还有一字一幅的所谓“一字书”。
一字书,就是正文只写一个的书法品式。这种品式盛行于明、清,始于何时不详。
一字书,因用法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用于庆吊的,如民间流行祝寿的“寿”字,贺婚“喜”字,治丧的“奠”字,春节的“春”、“福”、“财”字。

另一类是用于自勉的,类似座右铭,常见的有“忍”字、“慎”字、“和”字、“节”字`
再就是纯用于艺术欣赏的,如所谓的“一笔虎”之类。一字书毕竟难以反映书法艺术的真谛,故为历代书法名家所不取。一般流行的一字书,匠气都很重,难见有上品。

一字书各字体都用,当然都属榜书。这种品式没有固定的装潢形式,常常借用镜片、横披、条幅或中堂的形式来装潢。


 

二、书法作品上的款识


 

款识,简称“款”。指在书法作品正文之外所提写的文字。


 

款识;原先指古代刻在钟鼎器上的记载文字,引伸为书画上的题名。识在这读“志”(zhi),是记的意思。
款识在书法作品中所占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款识和印章三者构成。尽管正文是作品的主体,决定着作品的优劣、层次,但其他二者,特别是署款处理得好坏,将明显影响通篇的艺术效果。款署得好,往往可以使作品正文的行气、章法有所增色或得到补救,并因此而更加神采焕发。题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款有双款和单款之分。双款包括上款和下款;单款只有下款,没有上款。上款的内容包括正文的作者姓名和篇名、以及书者必要的记叙,受书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下款书写时间、书者姓名、籍贯及书写地点。
作品完成后,在上款题上索书人(请你写字的某人或某单位),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如只是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的上款。此称单款。
这里须要说明的是;下面谈的上款及下款内容,并不要求一定要写全。只是上款或者下款要写的话,按这些内容和顺序排列。
(一)上款的内容:
受书人姓名+对他的称呼+书写者谦词
1、对受书人尊称或是长辈:
(1)大;如父为大父,母为大母,伯父为大伯,叔为大叔。或用大人;如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伯父大人,某某先生大人等。

(2)尊;称人之父母为尊公(父),尊堂(母)。人之兄为尊兄、尊长。称人之妻为尊夫人。
(3)令;尊称他人父母为令尊或令严(父)、令堂或令慈(母)。他人兄弟为令兄、令弟。他人姊妹为令姊、令妹。子、女为令郎、令媛。婿为令坦。

(4)恩;尊称对自己有过恩德的长者常用此字。如恩伯、恩叔、恩师、恩兄。
(5)仁;尊称长辈或平辈中德高者常用此字。如仁伯、仁叔、仁兄、仁棣(弟)。
(6)世;尊称两家世代有交情者时常用此字。如世伯、世叔。
(7)年;尊称同父辈或自己的同科者常用此字。如年伯、年叔、年兄、年友。
(8)吾;对特别表示亲近关系的长辈和晚辈,通常用此字。如吾父、吾母、吾伯、吾叔、吾师、吾兄、吾友、吾侄、吾儿。
(9)对懂书法有学问的同道受书者,常称为法家、方家、大方家表示尊重。
(10)先生、女士、老师、同志仍属常用。 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

八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晚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姓,在称呼后面再加上谦词,正、教、鉴、雅、惠、属。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惠正、惠教等等。如板桥先生清赏、悲鸿大师教正。
 

2、受书人是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某某同志,某某书友,某某仁兄,某某同窗,某某学友,某某大兄,某某贤弟,某某小妹等等。
在称呼后面加上的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等。如:汉林书友雅属、解元兄清赏。
3、受书人是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某某学生、某某贤侄、某某爱女、某某爱孙等。受书人虽然是晚辈,应尽量避开不雅的:如“小狗”、“南伢”之类俗称小名。如“佳佳爱女铭记”、“小东贤侄存念”比较妥当。
书法如是赠给平辈或晚辈的夫妻两人名字下加一“俪”字,作“俪正”、“俪教”、“俪属”。即你们夫妻伉俪对我的书法指正或者指教的意思。
 4、正文出处:
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出时应这样写处:
王勃滕王阁序句、杜甫诗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款的内容:
书写时间+地点+书写人姓名+书写人号、字+谦词
1、书写时间:
有人主张用阳历即公历记时,理由是笔墨当随时代:有人则主张沿用旧历,强调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习惯。现两者并存,根据所书场合和内容、以及自己的喜好决定。
记年如按公历记时,按照当的时间记写即可;“如一九九五年十月五日”。农历记时,讲究很多,因为旧历是根据天干地支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个轮回。所谓“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当年农历可在当年的日历中查找。因公历和农历时间上相 约一月时间,所以,题款时公历与农历的年、季、月、日不能混用。以下关于“季”和“月”的说法都是农历。


 

记季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旧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为冬季。根据兄弟排行的孟、仲、季的次序;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每季的每一个月记为孟春、孟夏、孟秋、孟冬。每季的第二个月记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第三个月记为季春、季夏、季秋、季冬。


 

季节还有一些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艳春、阳中、三春、九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朱夏、朱明、昊天、三夏
秋;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金天、高商、三秋、九秋
冬:初冬、中冬、暮冬、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
 

记月旧历的记月,经历了数千年的加工修饰,变得尤为复杂。而且带有种种来历。只能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一月:正月、征月、早月、太月、孟春、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令月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三春
 四月:孟夏、仲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月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寒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2、书写地点:题款时如要题写书写地点,用雅称不用俗称。如在文化新村车库里写的,可起个如“墨香轩”或者“静斋”之类的地点题写上。养鸡场的草棚里写的,也可叫作书于“聚凤草堂”。如果门口或者周围有几棵竹子,就叫“清风斋”等等。
3、书写人姓名:可以写上全名,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只题字与号。如果是写给长辈的,还是要题上书写者全名,以示尊敬。
4、谦词:写给长者、前辈的作品,在姓名后面可加上书奉、奉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人、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汉隶等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工楷书,不宜用正文的书体或狂草。如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题款时的字体最好用行书。题款书体一般应晚于正文,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甲骨文、金文等不太通用的文字,在题款中还得加上释文,以方便欣赏。
 

三、款识的位置


 

由于书法作品所采用的书写品式不同,署款的位置安排也有所不同。条幅、屏条和手卷、扇面等品式,其上下款一般都放在正文之后;中堂、横披和镜片,其上下款则可以放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分开放在正文的前面和后面。当然,有跋语的必须将跋语放在正文的后面。横披的跋语也有放在正文下边的,清代郑板桥就常常如此。对联的上下款,一般都应该分开放在上联的右侧和下联的左侧,也可以分别放在上下联的两个下端候款相当的位置上。对联的跋语,根据字数多少应该相对均衡地分开放在上联的两侧和下联的两侧。


 

款识的章法安排,要考虑通篇布局的要求。书者在书写正文时就应当把款识的位置和章法考虑好防止正文挤掉款识的位置,或给款识留下过于宽绰的地方。完成正文以后,还须对候款空白如何具体使用,如正文出处要不要写,是否加跋,跋长跋短,是否写作书的时间、地点,全款分几行写为宜,诸项内容次序怎样安排为妥等等,作精心思考。一般要求款与正文要十分契合而协调,避免造成款识与正文的距离拉开太开,或靠得过紧,以防给人以局促、闷塞或松散的印象。
一般来说,条幅一类的下款;连印章在内,应位于整件作品中部的位置。右侧的上款比下款稍上一些。如果是为伟人、长者作书,所具上款可以与第一字齐平,以示敬重。


 

四、题跋


 

题跋,又作题记。所谓“题跋”,实际上“题”和“跋”是二个概念。放在正文前面的叫做“题”,放在正文后面的叫做“跋”。清段玉裁说:“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
题跋有书家自己题跋和他人题跋两类。他人题跋多见于对前人书作的真伪、优劣给予评定。也有今人的墨迹为得到他人褒语而请名家题跋在上的。
书家题跋的内容主要指书法作品正文的作者姓名、篇名和书家自己或评点正文或记事言情、表露心境的简短的文字。其中书家或评点正文或记事抒情的文字很重要,但又常常不为人们重视。其实,这常常是书家署款美学意蕴的主要所在,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耐人寻味。


 

明、清以来一些著名书家的跋语极精,现选几则以供参考;
董其昌自书《和子由论书》行草卷的跋:“山谷以东坡书为本朝第一,故书此诗。”书家崇敬苏氏兄弟文才的心迹,由此可见。
清包世臣行草联“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跋:“入夏以来,右臂作痛,未能举笔,不作大字经月矣。偶至杯唐先生处,见有邓石如五言行书联,字势巧妙俊丽,近南朝郗超,不禁技痒,归而作此奉赠,亦以试臂痛何如耳。“记事之中饱含着书家对书法艺术无比热爱的深情与雅趣。
清郑板桥行书横披《难得糊涂》的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不是在政治和生活中饱经风霜的人,是难以体会出其中的辛酸的。
清书家丁藻亭在甲午之战后书写的草书轴《陆游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跋:“今之位尊者如何?”寥寥数字表达了书家对位尊者因战事失利的指责。 

 
五、书法作品上印章的使用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这一小块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姓名章
姓名章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可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辩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上为朱文,下为白文。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章,最后是号章。


 

(二)闲章
1、引首章(随形章、闲章):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浑然一体。引首章 可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年号章;甲子、丙寅、八十年代、二零零九年等。
(2) 月号章;荷月、谷雨、清明等。
(3) 斋号章;翰墨斋、藏书阁、三希堂等。
(4) 雅趣章;苦中乐、酒中仙、老顽童、墨缘等。


 

2、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相的肖形印。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圆,小长、小方形。腰章不可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盖在一条直线上。


 

3、栏边章:拦边章是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4、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用章。据文献记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了画 面,如果我们有机会用到此类印时,请手下留情。
印章的类型虽然很多,但最常用的仍是姓名章、闲章。
还得说明的,款下要盖的印章的大小,最好不要超过款字的大小,甚至比款字稍小。如盖二枚印,二印之间的间隔不少于一印的距离。款下面姓名章中最最后面的那颗印,一定要高于书法作品的底线,万不可与底线齐平甚至低于底线。
书法作品的幅式款识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六、楷书作品的章法


 

 一字作品
楷书一字作品中,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为祝寿书写的“寿”字,此为一字的大字膀书。为显富贵大气,选用红色撒金色宣。装裱成竖式中堂。如没有大斗笔,可手抓碎布或旧毛巾代用毛笔。事先在相同大小的旧报纸上反复练习后书写。完成后用毛笔落款。如能两侧配上寿联更妙。
祝贺婚礼的大红喜字和过年用写的福字,可用红纸写成颠角斗方,适用楷书。
丧事时书写的“奠”字,则要用白纸书写。楷书书写,笔画稍粗,以示严肃庄重。
书房里用的如“慎”、“忍”、“武”、“龙”、“道”等可用斗方装裱成镜片,装框悬挂。
如宗教上须要写的“佛”、“禅”等,可选用佛教黄色宣,款可题在两旁或下方。适当配上相应的楹联。


 

少字(二至三、五字作品)
少字可以安排成竖式条幅,或横幅。也可写成扇面,或斗方镜片。正文有三字或四字可写斗方,三字的二字一行,空一字位置安排款。四字的安排二行,款在正文两旁。条幅的款可以安排在条幅的两侧或一侧。横幅、扇面的款安排在作品后面,也可安排在作品的下方。五至十字安排更为容易。竖式屏条,可用二行,款接在第二行下方,或另起一行重新开始。
如写成横披,字少每行一字,字多每行二字或每行三字。款接正文后面或另起一行重新开始。
 

多字
诗、词、歌、赋、散文,均可安排成竖的屏条、中堂、横披、斗方、扇面。长的散文、诗、词、歌、赋也可写成册页。要熟练掌握品式,除了具有良好书法功底外,还要多看其他人的书法作品;看笔法、结体、章法是否合理。从欣赏中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去。


 

长按下面二维码,添加:西北书画艺术网公众号

或者在微信里--公众号--搜索--西北书画艺术网--关注即可

 

联系方式:微信通讯录--添加朋友--搜索317518034--添加即可

联系人:西北书画艺术网 曹兵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